四谛──别教无量四谛 → 四諦──別教無量四諦

四谛──别教无量四谛 → 四諦──別教無量四諦
﹝出天台四教儀集註﹞ 別教者, 別前藏、 通, 別後圓教也。 無量四諦者, 謂此教獨菩薩法; 菩薩所化眾生既無量, 其所用法門亦無有量。 故云: 苦有無量相, 十法界果報不同故; 集有無量相, 五住煩惱不同故; 道有無量相, 恒沙法門不同故; 滅有無量相, 諸波羅蜜不同故, 是名別教無量四諦。 (別前藏、 通者, 此教純是菩薩所修之法, 不同藏、 通二教, 是三乘共修也。 別後圓教者, 此教所明法門行相, 隔歷次第, 不同圓教一切圓融也。 十法界者, 佛界、 菩薩界、 緣覺界、 聲聞界、 天界、 人界、 阿修羅界、 餓鬼界、 畜生界、 地獄界也。 五住煩惱者, 一切見住地惑、 欲愛住地惑、 色愛住地惑、 有愛住地惑、 無明住地惑也。 梵語波羅蜜, 華言到彼岸, 生死為此岸, 涅槃為彼岸也。 ) 〔一、 苦諦〕, 謂此教菩薩, 諦審十界眾生生死諸苦, 一一不虛, 故名苦諦。 (十界眾生, 佛亦在列者, 大論云: 眾生無上者, 即佛是也。 ) 〔二、 集諦〕, 謂此教菩薩, 諦審十界眾生惑業。 實能招集生死之苦, 故名集諦。 〔三、 道諦〕, 謂此教菩薩, 諦審無量道法, 實能自利利他, 故名道諦。 〔四、 滅諦〕, 謂此教菩薩, 諦審六度之行, 實能證於涅槃寂滅之理, 故名滅諦。 (六度者, 一布施、 二持戒、 三忍辱、 四精進、 五禪定、 六智慧也。 )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